自1997年,渣打香港馬拉松每年均刷新參賽人數紀錄。時至今天,這項被香港特區政府譽為「香港品牌活動」的賽事,已成為一項國際知名的體壇盛事。

今屆「馬拉松慈善計劃」的受惠機構已擴展至28間非政府慈善機構,總捐款額高達790萬港元。


為配合政府防疫措施,所有參與實體賽事的跑手需要接種政府認可的新冠疫苗及72小時內的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方可參與實體賽事。
另外,為鼓勵跑手重拾動力,讓海外跑手一同參與這項年度長跑盛事,大會特別舉辦虛擬跑。虛擬跑於10月25日至11月14日順利完成,賽事同樣設有馬拉松、半馬拉松及10公里三種距離組別。參加者利用大會指定流動應用程式紀錄跑步過程,經核實後獲取電子證書、大會紀念T恤及完成獎牌,吸引接近4千多位跑手參與。

此外,所有於時限內完成賽事的跑手均獲大會致送「完成賽事紀念獎牌」。完成馬拉松賽事的跑手更享免費獎牌刻字服務,將名字或專屬訊息刻於完成獎牌上,增添紀念價值。
另一方面,為進一步方便跑手及響應環保,本年度大會以電子形式發送跑手包領取書及專屬的電子優惠券給各參賽者。跑手亦可利用賽事的手機應用程式,隨時瀏覽電子版賽事手冊及查閱其他賽事相關資訊。


今年大會亦首次於渣打香港馬拉松官方應用程式引入Live Tracking功能,廣受各位跑手歡迎。透過此功能,跑手可即時查閱及上傳自己的比賽進度到各大社交平台。

此外,馬拉松及半馬拉松之賽道有所革新:首三公里採用彌敦道(主幹道)至亞皆老街一帶路段,沿途設有多個打氣觀賞熱點讓支持者為跑手打氣。跑手對此嶄新而富有香港特色及充滿歡呼聲之賽道均表示支持和滿意。

於賽事當日,大會更提供即時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予跑手參考,這是首次在馬拉松賽事上發放的資訊,更為馬拉松歷史揭開新一頁。賽事於臨近終點區的賽道亦有所優化,跑手轉入軒尼詩道、怡和街再經糖街後,進入終點維多利亞公園。這段賽道不但受到參賽者的歡迎,更吸引不少途人為跑手打氣,為賽事增添不少氣氛。



今年除首次試辦全程馬拉松輪椅賽及三公里輪椅賽外,中環區採用新賽道令跑手可一路沿途欣賞到維多利亞港景色及新建成的新政府總部。















馬拉松報名和客戶服務辦公室
(852) 2577 0800
一般查詢:[email protected]
註冊和參加者的
信息錄入: [email protected]
奧美公共關係(媒體諮詢)
(852) 2136 6185
[email protected]